快捷搜索: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犯罪心理学案例选编 上下册
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联。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作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下面小编举几个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 李平平事件  在2003年半年内,李平平陆续杀害5名年轻的小姐,有的小姐在被碎尸后,竟被他生吃掉眼睛和肾脏。在审讯中,李平平说:我就是不平衡,辛辛苦苦一个月也挣不到2000元,她们如此轻松就能挣这么多钱。而且她们坐我的车从不拿正眼看我。据了解,1995年月27日,因不满自己被辞退,他就将原所在的公司经理宋某一家三口杀死后焚尸。在此之前,4月1日,因为嫉妒万某的富裕,在其家中纵火。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从此案例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推断:犯罪人具有极其强烈的愤世倾向,对社会的不公正现象极为不满。他在对犯罪对象的选择上充分表现出了自己在对待不劳而获现象存在的强烈不满情绪;而在犯罪手段的选择上则充分显示了他在自我意识层面上的激烈反抗。  我们可以推断出犯罪人的犯罪动机:由于犯罪人自己内心的严重不平衡而渴望对社会掌握财富的不劳动者采取报复行为,并认为实施这种行为是合理的惩罚。  我们从以上的案例描述来分析犯罪人的几次犯罪时也不得不考虑这样的现实性因素:社会存在着巨大的两极分化,而社会上掌握财富的人并不都是因勤劳和有能力而得到自己所在的财富与权力地位。当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凭借自己诚实劳动而得不到应有的劳动回报时,处于这种地位的人会产生一种不平的心态,而不劳动者对弱势人员的轻视导致了对这种不平心态的强化。由于每个人都有追求平等需要,当社会机制无法调节平等、公平和利益分配的尖锐矛盾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由于无力运用正当途径来解决社会不公问题,又由于学校教育对学生理想化认知结构的塑造,就会出现费斯汀格所说认知失调问题。无权者只能用最原始的机体能力,用原始的、类似血亲复仇一样的方式代替社会行使惩罚职能。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从犯罪人的犯罪手法来看,犯罪人有着严重的直线式思维模式,比如,他将被害人的眼睛吃掉可能就是因为她们坐我的车从不拿正眼看我这个原因。依据精神动力学理论观点分析,犯罪人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性爱力比多的有效释放,因此他1995年的两次犯罪都选择了纵火的方式,而在2003年的犯罪中的犯罪对象正好指向妓女这一边缘群体,并且生食了被害人的肾脏,以释放他的过度积压的本能需求。  我们也可以看出,犯罪人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非常严重,渴望被女性关注,并且也非常渴望成功。根据阿德勒的观点,追求卓越是确认自我的基本手段。当犯罪人无法在社会事务上达到卓越状态时,他开始用毁灭的方式来确认自我。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通过本案例,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结论:由于犯罪人个人自身的人格因素,犯罪人无法在社会正常的事务中得到良好的情感宣泄与释放,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普遍存在,这些都激发了犯罪人的犯罪欲望。在长时间的被忽视与被不公正对待的存在状态下,犯罪人的不满情绪与爱欲力比多被增量强化,导致了犯罪人的三次犯罪行为。  案例二 马加爵杀人案  案例梗概  2004年2月23日在云南大学学生宿舍317房发现四具被害尸体。 2月24日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  3月15日罪犯在海南三亚被抓获。  4月22日被判处死刑。 6月17上午9时被枪决。  犯罪起因  邵瑞杰:马加爵大学三年半最好的朋友,因为打牌与马加爵发生口角,批评了马加爵的为人,于是被杀。  唐学李:只因为他暂时借住在马加爵宿舍里,那两天又总是睡在宿舍不爱出门,妨碍了马加爵的杀人计划,因而被杀。 龚博:因为过生日没请马加爵,而邵瑞杰又用此事教训马加爵:就是因为你人品不好,所以龚博过生日都没叫你 因而被马加爵怀恨,惨遭杀害。 杨开红:马加爵正在宿舍里处理杀死邵瑞杰时留下的血迹时,恰巧来到马加爵的宿舍找人,马加爵担心事情泄露,杀 害了杨开红。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一)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是马加爵犯罪心 理的滋生点 (二)马加爵性格中的不良因素是其犯罪心理 形成的发生器。 (三)被朊友抙弃,丧失精神依托,是马加爵 犯罪心理恶化的导火绳 (四)凶残的犯罪行为,是马加爵犯罪心理巨 大释放的必然  (一)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是马加爵犯罪心理的 滋生点  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人的犯罪心理的来源同样 是对客观世界消极因素能动反映的结果。马加爵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大 量的消极因素,为马加爵犯罪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消极因素:严重的贫富差距加大、马加爵家庭贫困 学校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的忽视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二)马加爵性格中的不良因素是其犯罪心理形成的发 生器。  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各阶段都存在利益倾向的差异,都存在获利阶层呾失利群体,都 存在大量的消极因素,而这些消极因素的存在,对个体来讲,它只是外在的东西,并 不会强加亍个人的心理之中,形成犯罪心理。犯罪心理学关亍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化机 制也充分说明了,主体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主要指性格中的不良因素)对外界消极 因素的选择性反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马加爵不良性格因素:过分自尊与过分自卑、自小形成的内倾型性格  (三)被朊友抙弃,丧失精神依托,是马加爵犯罪心理恶化的导 火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尊重的需要属亍高层次的需要,而归属与爱的需要属亍较低层次的需要,需要层次越低,满足需要的动机越强烈。犯罪心理学案例(瓶子塞下体小说)分析  案例三 李某事件  李某,男,29岁,未婚,广西人,初中文化,原广州市朱海区一家湖北风味菜馆保安,工作较粗心马虎,为人懒散。李某对同饭店的服务员小叶颇有好感,平时待她很是关心,还私下告诉过一些同事他对小叶的爱慕。不过,小叶对李某似乎不太钟情。2004年5月28号凌晨与小叶在珠江堤岸散步时,欲吻小叶,小叶以李某有肝炎为由拒绝,李某连称自己的病没关系的,欲强行索吻,小叶嗔怒,为躲吻干脆翻过江边护栏边喊边退,李某当时也很紧张,但他不顾小叶离珠江已是几步之遥,更没想到小叶当时的恐惧,边招手哄她过来边朝她靠近,小叶一脚踩空坠入江中溺死。  该案件是一起过失犯罪案件  李某已预见自己亦步亦趋的行为可能发生小叶坠江的危害结果,却轻信自己能够避免,以致悲剧发生,此举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鉴于犯罪情节较轻,李某获得轻刑。过失犯罪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犯罪,他与故意犯罪者的犯罪心理是不同的。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1、过失犯罪者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危害结果的认识是不清晰、不明确、不充分的  2、犯罪人所追求的目的不是犯罪目的,也就不存在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  3、犯罪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是行为人消极心理品质在各种不利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  案例分析  李某过失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李某过失犯罪心理的形成有一定的偶然性。  1、情景因素。由于案发时间是在凌晨,地点在珠江堤岸上,过往行人极少,为犯罪的发生提供了较好的情境机遇。  2、被害人因素。受害者小叶是李某心仪对向,出于爱慕李某才强行索吻,以致犯罪发生。  3、生理因素。男性较女性粗心和大胆,喜欢冒险,注意力分散,因而过失犯罪的可能性大。  4、心理因素。李某工作较粗心马虎,为人懒散品质较差,容易出现不恰当的行为决定。  过失犯罪案件特征  过失犯罪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犯罪,危害性较大,通常由行为人过度自信或疏忽大意所发,过失犯罪者一般有以下特点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1、注意的分心,行为人没有将其心理活动在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内充分的指向和集中于应该指向和集中的对向。  2、粗心大意,行为人粗心、忽略、不注意、违反注意的义务。  3、激情和冲动,在激情情况下,行为人认识狭窄,理智丧失,往往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行为预见行为的后果。  4、侥幸心理行为人寄希望于危害结果不会发生而不是采取措施积极防治,这是行为人认识上的错误,也是主观意志上的缺陷。  5、过于自信,行为人虽然预见到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却由于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自信能避免,最终导致过失犯罪  6、应激不良,应激是行为人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如果行为人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不能准确的采取符合当时情况的行为易导致过失犯罪。

犯罪心理学案例ppt下载
·:坏哥哥坏妹妹图片精选 我(09-07)
·我和我的母亲 儿子半夜进(09-07)
·总裁不要在车里做嘛 总裁(09-07)
·:快点老公我受不了了 老公(09-07)
·男朋友接吻时摸我 男朋友(09-07)

犯罪心理分析测试与侦查审讯技巧及案例分析全书